首本《汉德歇后语词典》 问世 | 文化经纬 | DW | 18.10.200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首本《汉德歇后语词典》 问世

德国汉学家罗艾可女士同她的老师顾彬教授共同编写了《汉德歇后语词典》。其中收录了大约1400个歇后语词条,涵盖中国文化与民俗的各个方面。这也是德语界首本关于中国歇后语的词典。

《汉德歇后语词典》

《汉德歇后语词典》

词典的编者Elke Spielmanns-Rome女士的中文名字叫做罗艾可,她曾在波恩大学学习汉学、日本学和交际学。编纂《汉德歇后语词典》的想法可追溯到70年代。当时顾彬教授的中国老师"张先生"张禄泽女士收集了上千条中文歇后语,并提议将它们翻译成德文,她收集的这些歇后语也为《汉德歇后语词典》的编写奠定了基础。罗艾可女士从90年代初开始着手编写这本词典。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收录了1400个词条的《汉德歇后语词典》终于呈现在读者面前。罗艾可女士表示:"在德国的汉学界,歇后语并不为人所知。这本词典的实际意义就在于,让德国人能够理解中国歇后语的含义。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大约50本单语的歇后语词典,中英歇后语词典也有不少,但这本《中德歇后语词典》在德语界还是首创。"

《汉德歇后语词典》的封面图片是罗艾可女士亲自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的画像前方,站岗士兵身边的遮阳伞看上去刚好像是毛泽东头上的一把伞。这张图片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尼克松访华前,毛泽东曾经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1971年,这位美国记者在文章中称:"毛泽东将自己看作是一个打着伞的孤独的和尚。"这个比喻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毛泽东在西方人的脑海里的形象。其实,毛泽东在接受采访时,只是引用了一个歇后语"和尚打伞"来形容自己。但他并没有说明,歇后语的后一半是"无法(发)无天"。直到1990年,当时在采访现场的共产党史权威专家龚育之才解开了这个误会。

《汉德歇后语词典》里收录的词条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和风俗。比如:"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梁山泊的军师--〈吴用〉无用"、"关老爷的脸--红了"、"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百家姓》不念第一个字--开口就是钱"等等。也有很多日常生活中非常口语化的歇后语,比如:"瓜地里读书--念秧儿"、"隔墙甩孩子--丢人"。此外甚至还收录了一些书面语中很少见的粗话。对此,罗艾可女士解释道:"歇后语主要在口语中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出现时,能够生动地展现人们的日常生活。收集资料时确实有一些粗话,我并没有刻意避免。"

罗艾可女士表示,歇后语的翻译并不容易。一方面,歇后语中包含的文字游戏经常会使用谐音的方式,这在德语中是无法效仿的。因此她将歇后语的原意和引申义都翻译成德语,供读者参考。另一方面,歇后语背后蕴含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典故,对于大部分德国读者而言是陌生的。这种文化背景方面的缺口就只能通过每个词条下面的附加说明予以弥补。而且,这本词典的索引使用起来很方便。查阅者不需要很明确地知道整个歇后语,用歇后语中的部分词查询就可以找到该词条。比方说,不论是按照'打伞'还是按照'无法无天'查询,都可以找到'和尚打伞'这个歇后语。"德国人可以通过这本词典了解到很多中国的文化、历史与民俗。歇后语中含有宗教、历史以及小说中的一些形象,比如孙悟空、猪八戒,还有《三国演义》中的典故。阅读这本词典,德国人也可以去了解这些中国人熟知的故事。"

面对如此的丰富有趣的中国歇后语,学汉语的外国人可得小心使用,不然可就真成了:外国人开口--乱说。

作者:余思

责编:乐然

  • 日期 18.10.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K9OX
  • 日期 18.10.2009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K9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