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哀悼與希望:地震帶來公民社會的覺醒

2009年5月10日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發生裡氏八級地震,近九萬人喪生,大批房屋倒塌。地震過去近一年後,倖存者談起當時的情景仍心有餘悸,而他們的生活也還遠遠沒有恢復正常。地震留下了巨大的創傷,但生者不會忘記那些死難的同胞,中國的公民社會也在逐漸覺醒。

https://p.dw.com/p/Hn7N
升起明天的太陽圖片來源: AP

地處震區的清川,街道已經清理完畢,生活供給也已恢復正常,通訊聯絡和電力供應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修復。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依舊是房屋的重建。在以震中汶川為中心的周邊地區內,大約90%的建築物在一年前的地震中倒塌,大約一千萬人流離失所。直到今天,仍有許多人生活在廢墟周圍的防震棚和臨時性建築裡。

青年農民趙曉龍的房子雖然沒有完全倒塌,但已無法居住。清川距離震中大約90公里。震後,趙曉龍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用泥土和廢舊木料搭建一個小屋。現在他和妻子,八歲的女兒以及老父親就生活在這裡。趙曉龍說:"房子雖然很簡陋,但是足以避風雨,這對我們來說足夠了。我們的要求並不高。"

趙曉龍對記者表示,當地只有兩個村莊真正開始了重建工作。政府承諾的房屋重建補貼至今還沒有到位。據說每個家庭可以得到一萬至一萬五千元。趙曉龍說,他已得到了政府提供的耕地賠償費,不過,賠償是依照2006年的較低水準支付的。所以,他現在只好靠打短工維持生計。

至於今後他是否能夠重新從政府那裡承包到土地,還是會搬到城裡去生活,他還不知道。不過,趙曉龍對前景還是很樂觀的:"一切都會變好的,我這個人運氣很不錯,地震中我的親友沒有一個人喪生。"的確,當地像趙曉龍這樣幸運的人確實屈指可數。地震一周後,中國政府宣佈為死難者舉行全國哀悼,這是中國首次為平民舉行國喪。民眾對此反響相當積極。

然而,在舉國哀悼的氛圍中,有一個話題卻是政府不願意提及的:地震中大約有14000座學校建築倒塌。有些地方很多建築完好無損,但學校教學樓卻被夷為平地。憤怒的家長們指責政府在校舍建設中偷工減料,以至於學校建築品質極低。北京一個官方調查委員會稱,校舍建築品質差只是造成倒塌的諸多可能原因中的一個因素。

上周五,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司司長唐凱表示,沒有證據顯示,偷工減料導致了學校建築的倒塌。他同時表示,相關的調查工作非常困難,因為許多建築的廢墟已經被清理。而有些廢墟中掩埋了很多死難者遺體,出於對死者的尊重,不便破土展開調查工作。然而,去年八月一批家長曾要求對一所倒塌校舍展開全面調查,但最終並沒有成功。

地震後,官方對遇難學生的具體人數一直秘而不宣。直到上周四,在來自民間的壓力下,政府首次宣佈,地震中共有5335名學生遇難或失蹤。而民間人士則堅信實際人數要高得多。

今年三月,民間人士譚作人因調查死亡學生人數,被當局以所謂"陰謀顛覆國家政權罪"逮捕。以藝術家艾未未為首的一個民間小組接管了調查死亡學生人數的工作。他本人及其調查小組也多次因此受到政府的刁難和恐嚇。艾未未在其網站上已公佈了五千多名死難學生的姓名和住址。

對於青年農民趙曉龍來說,地震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積極的變化,那就是公民社會的覺醒。他說:"現在人們學會了提出問題,集體意識也更強了。"外國救援組織對災區提供的幫助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已在他簡陋的住房裡接待了多名來自國外的志願者。同許多中國人一樣,他也努力使自己向前看:"我通過工作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我當然不會忘記那些死難者,而是要為他們活下去。"

作者:Kristin Kupfer (EPD)/ 達揚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