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哀悼与希望:地震带来公民社会的觉醒

2009年5月10日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里氏八级地震,近九万人丧生,大批房屋倒塌。地震过去近一年后,幸存者谈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而他们的生活也还远远没有恢复正常。地震留下了巨大的创伤,但生者不会忘记那些死难的同胞,中国的公民社会也在逐渐觉醒。

https://p.dw.com/p/Hn7N
升起明天的太阳图像来源: AP

地处震区的清川,街道已经清理完毕,生活供给也已恢复正常,通讯联络和电力供应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修复。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依旧是房屋的重建。在以震中汶川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内,大约90%的建筑物在一年前的地震中倒塌,大约一千万人流离失所。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生活在废墟周围的防震棚和临时性建筑里。

青年农民赵晓龙的房子虽然没有完全倒塌,但已无法居住。清川距离震中大约90公里。震后,赵晓龙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用泥土和废旧木料搭建一个小屋。现在他和妻子,八岁的女儿以及老父亲就生活在这里。赵晓龙说:"房子虽然很简陋,但是足以避风雨,这对我们来说足够了。我们的要求并不高。"

赵晓龙对记者表示,当地只有两个村庄真正开始了重建工作。政府承诺的房屋重建补贴至今还没有到位。据说每个家庭可以得到一万至一万五千元。赵晓龙说,他已得到了政府提供的耕地赔偿费,不过,赔偿是依照2006年的较低水准支付的。所以,他现在只好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至于今后他是否能够重新从政府那里承包到土地,还是会搬到城里去生活,他还不知道。不过,赵晓龙对前景还是很乐观的:"一切都会变好的,我这个人运气很不错,地震中我的亲友没有一个人丧生。"的确,当地像赵晓龙这样幸运的人确实屈指可数。地震一周后,中国政府宣布为死难者举行全国哀悼,这是中国首次为平民举行国丧。民众对此反响相当积极。

然而,在举国哀悼的氛围中,有一个话题却是政府不愿意提及的:地震中大约有14000座学校建筑倒塌。有些地方很多建筑完好无损,但学校教学楼却被夷为平地。愤怒的家长们指责政府在校舍建设中偷工减料,以至于学校建筑质量极低。北京一个官方调查委员会称,校舍建筑质量差只是造成倒塌的诸多可能原因中的一个因素。

上周五,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表示,没有证据显示,偷工减料导致了学校建筑的倒塌。他同时表示,相关的调查工作非常困难,因为许多建筑的废墟已经被清理。而有些废墟中掩埋了很多死难者遗体,出于对死者的尊重,不便破土展开调查工作。然而,去年八月一批家长曾要求对一所倒塌校舍展开全面调查,但最终并没有成功。

地震后,官方对遇难学生的具体人数一直秘而不宣。直到上周四,在来自民间的压力下,政府首次宣布,地震中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而民间人士则坚信实际人数要高得多。

今年三月,民间人士谭作人因调查死亡学生人数,被当局以所谓"阴谋颠覆国家政权罪"逮捕。以艺术家艾未未为首的一个民间小组接管了调查死亡学生人数的工作。他本人及其调查小组也多次因此受到政府的刁难和恐吓。艾未未在其网站上已公布了五千多名死难学生的姓名和住址。

对于青年农民赵晓龙来说,地震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变化,那就是公民社会的觉醒。他说:"现在人们学会了提出问题,集体意识也更强了。"外国救援组织对灾区提供的帮助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已在他简陋的住房里接待了多名来自国外的志愿者。同许多中国人一样,他也努力使自己向前看:"我通过工作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我当然不会忘记那些死难者,而是要为他们活下去。"

作者:Kristin Kupfer (EPD)/ 达扬
责编:乐然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